七美嶼燈塔

西元1939年完工之七美嶼燈塔,位於澎湖縣七美嶼南角崖頂,又稱「南滬燈塔」,是日本人在臺灣興建的最後一座燈塔。塔身為鋼筋混凝土結構,早年使用電石氣,西元1939年海關重建時,改為電燈發光。位於七美嶼最南端的「南淺漁場」是巴士海峽與渤海暖流交會之處,因此日本人於此設立燈塔,除了航行指標考量,安全獲取此地龐大的漁業資源,更是主因。

點擊區域可觀看相關資訊

七美嶼燈塔

西元1939年完工之七美嶼燈塔,位於澎湖縣七美嶼南角崖頂,又稱「南滬燈塔」,是日本人在臺灣興建的最後一座燈塔。塔身為鋼筋混凝土結構,早年使用電石氣,西元1939年海關重建時,改為電燈發光。位於七美嶼最南端的「南淺漁場」是巴士海峽與渤海暖流交會之處,因此日本人於此設立燈塔,除了航行指標考量,安全獲取此地龐大的漁業資源,更是主因。

北緯: 23° 11' 17.8"
東經: 119° 25' 51.1"
位置: 澎湖群島七美嶼上
燈質: 白聯閃光(2),10秒
明0.5秒,暗1.0秒
明0.5秒,暗8.0秒
燈高公尺(呎): 40.8(134.0)
公稱光程浬: 11.3
構造及高度公尺(呎): 白色混凝土圓塔 8.3(27.0)
有無看守人:
電話:
地址:
是否開放參觀:
參觀時間: 未開放參觀
備註:
最後核檢時間: 2022-01-06